发文章
凹凸智慧社
  • 10个月前
    《中庸》第七章 【原文】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擭(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译文】孔子说:“人们都说“我懂得道理”,但是,被驱使而陷入罗网陷阱之中却不知道要避开。人们都说“我懂得道理”,但是选择了中庸的做法却没办法守住一个月
  • 11个月前
    《中庸》第六章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舜真是具备伟大的智慧啊!舜喜欢向人请教,又喜欢考察浅近的言论。对于听来的一切,他隐藏邪恶的部分,传扬善良的部分。他把握事情的正反两端,再将合宜得做法加在百姓身上。这大
  • 11个月前
    《中庸》第五章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说:“道恐怕真的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了!”
  • 11个月前
    《中庸》第四章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道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了,我知道其中的缘故;明智的人所想的超过了中庸,愚笨的人所想的未达到中庸。道得不到彰显的机会了,我知道其中的缘故
  • 11个月前
    《中庸》第三章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实在是最高的德行,百姓长期以来很少能够做到的”
  • 11个月前
    《中庸》第二章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做到的是中庸,小人做到的是反中庸。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说君子在任何时机都合乎中的标准。小人所做的反中庸,是说小人没有任何顾忌害怕的事”
  • 11个月前
    《中庸》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 中庸
    10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
    凹凸智慧社 11个月前 14 1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六章·6 【原文】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六章·5 【原文】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惟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解析】惟有有仁德的君主,能够流放蔽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六章·4 【原文】《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六章·3 【原文】《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六章·2 【原文】《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解析】《诗经》上说:“和乐在上的君子呀!这才是我们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自己也跟着喜欢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六章·1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解析】所谓平天下在于治国的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五章·3 【原文】《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解析】《诗经》上说:“桃花茂盛地开着,枝叶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五章·2 【原文】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解析】尧王、舜王以仁政领导天下,百姓就跟着他行仁;夏桀、商纣以暴戾横行天下,百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五章·1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四章·1 【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解析】所谓要整治好家族在于修正自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三章·1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解析】所谓修身在端正心念,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有所愤怒的时候,我们的心念就不能够端正
  • 11个月前
    精读共学版《大学》第二章·5 【原文】《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
UID 188171
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