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讨论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美国作曲家。创作融合了摇滚乐、非洲与印度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作品经常重复简短的旋律和节奏模式,同时加以缓慢渐进的变奏,被称为简约音乐。 典型作品有《音乐的十二个部分》(1974年),著名作品有《北方的星》(1975年)、《玻璃工厂》(1982年)、歌剧《海滩上的爱因斯坦》(1976年)、《阿赫那吞》(1983年)。

图集

  • 菲利普·格拉斯
  • 菲利普·格拉斯
  • 菲利普·格拉斯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菲利普·格拉斯
  • 英文名称:Philip Glass
  • 外文别名:Philip Morris Glass
  • 类别:明星,文化
  • 类型:明星
  • 标签:音乐制作人 演员 编剧
  • 时间:1937年1月31日
  • 出生地:美国马里兰
  • 毕业院校:朱利亚音乐学院
  • 职业:音乐制作人 演员 编剧
  • 身高:174cm
  • 星座:水瓶座
  • 地区:美国
  • IMDB:nm0001275
  • 人气:3508
展开

详细介绍

个人简介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Glass,1937年–),美国作曲家。

他的创作融合了摇滚乐、非洲与印度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作品经常重复简短的旋律和节奏模式,同时加以缓慢渐进的变奏,被称为简约音乐。

20世纪中期,格拉斯与史蒂夫·赖希、拉蒙特·扬、特里·赖利等美国作曲家开始创作这种风格的音乐。《音乐的十二个部分》(1974年)是这一时期格拉斯的典型作品,全曲长四小时。

他最著名的作品有《北方的星》(1975年)、《玻璃工厂》(1982年)、歌剧《海滩上的爱因斯坦》(1976年)(该剧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生活为依据,与剧作家兼导演罗伯·特威尔逊共同完成)、《阿赫那吞》(1938年)(关于埃及法老和公元前14世纪的一位宗教改革家)。

生平

1937年1月31日,格拉斯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祖上是立陶宛犹太人,因为父亲开了一家音像店而从小对从贝多芬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各个时期的古典音乐都有所涉猎,后来就读于朱利亚音乐学院,又赴巴黎受教于娜迪亚·布朗热。后来与印度音乐家拉维·香卡合作后对非西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并独立发展出了自己的简约主义风格。

他的音乐创作往往涉及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在谈到自己的信仰时,格拉斯曾说自己是“犹太-道教-印度-托尔特克-佛教徒”。1967年格拉斯定居纽约,次年组建菲利普·格拉斯合唱团,演出作品时采用音响放大设备。格拉斯还经常演奏电子键盘乐器。

音乐风格及创作

格拉斯的作品类型多样,创作时经常与舞蹈、电影、戏剧界艺术家合作。《内战:树倒下后最容易丈量》(1983年)就是融会各路艺术家智慧的力作。这部剧作长达12小时,第五幕和最后一幕由格拉斯谱曲。格拉斯曾分别与编舞家露莘达·蔡尔德、杰洛姆·罗宾斯合作了《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和《玻璃碎片》(1983年),与导演玛丽·齐默曼合作了歌剧《伽利略·伽利莱》(2001年)(根据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生平创作)。

格拉斯的几部歌剧还常以古今中外的社会、政治事件为主题,如《真理坚固》(1980年)爬梳了印度自由斗士穆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早年生活和他的非暴力变革活动。此外还有《摄影师》(1982年)、《动荡时代的歌》(1986年)、《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8年)、《氢自动点唱机》(1990年)、《航

行》(1992年)(纪念克里斯多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女与野兽》(1994年)、《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97年)、《第五交响曲》(1999年)。

很多评论家认为他的《等待野蛮人》(2005年)是在批评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但格拉斯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让观众自己去判断,自己去“考虑生活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阿波麦托克斯》(2007年)主要讲述了美国内战(1861-1865年)的最后阶段及其战争结束后的那段时期。

以法国作家、导演让·科克托的电影为蓝本,格拉斯创作了歌剧《奥菲欧》(1993年)、《美女与野兽》(1994年)和《可怕的孩子们》(1996年)。他还为实验性纪录片“生活三部曲”谱曲,包括《失衡生活》(1982年)、《变形的生活》(1987年)、《战争生活》(2002年)。

电影《三岛由纪夫》(1984年)、《楚门的世界》(1998年)、《时时刻刻》(2002年)、《魔术师》(2006年)都是格拉斯作的曲。此外他还创作有钢琴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八部交响乐和组歌《相思曲》(2007年)(以加拿大作家伦纳德·科恩的诗作为根据)。

展开